程知曰:此言阳明兼有太阳、少阳表邪,即不可攻也。无汗利不止,便脓血者,此热伤下焦血分也,热邪注下,则不干上,故曰:其喉不痹。
方有执曰:此反复申明,晓人勿认烦渴均为热证,以致误之意。林澜曰:于热厥,言指头寒。
此承上条湿家误下之逆也。一云:昼日明了,暮则□语如见鬼状。
阳明病,脉迟,食难用饱,饱则微烦头眩,必小便难,此欲作谷疸。若误攻其表,即使汗出,太阳表解而太阴寒凝,必胀满矣下利,腹胀满,身体疼痛者,先温其里,乃攻其表,温里宜四逆汤,攻表宜桂枝汤。
阳明病,当恶热不恶寒,若从伤寒传来,则不能食,今从中风传来,故能食也。<目录>卷二\辨厥阴病脉证并治全篇<篇名>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方于前方内,加吴茱萸半升,生姜三两。
心中懊□,湿瘀热郁于里也。加蜜以润燥除烦,白粉以益气少阴病二、三日,咽痛者,可与甘草汤,不差,与桔梗汤。